果煜法師文集 / 禪悟密法 / 正氣與第三鼻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上一篇   |   下一篇  
正氣與第三鼻
參禪雖以調心為主,但既身心是互相緣起的;故若身脈調不好,必亦將影嚮到心智的開發與成熟。因此以下我們也不得不再論修定與調脈的問題。現首先談「正氣與第三鼻」,凡夫眾生大致而言,不管如何地吸來吐去,都只邪氣而已,於是乎從何而能有「正氣」?又一般眾生也都只以兩個鼻孔來吸呼而已,未曾聽說有「第三鼻」?以下且待我細細道來。 心結不開,脈障不除:首先講到心對身脈的影嚮。此心結,最深刻者為邪見,外道以無緣起的中道見故,絕不可能打通真正的中脈,尤其是「心法的中脈」。心結,其次是煩惱的心態,譬如貪心重者與瞋心重者,在氣脈的通塞與循行部位,就會有很大的差別。男女因個性、體質的差異,氣脈也會不同。心結,又可表現在行為模式上;故一個攀緣好動者與另個習於淡泊寧靜的脈相,亦必有別。

現傳說有某些的上師或氣功師,能夠以他力的加持幫助病患或修道者打通氣脈上的障礙!你相信嗎?我相信至少在當時會有某些特別的覺受,否則也不可能讓那麼多人深信著迷。但若心結不開,他力的加持,必只是過眼黃花,脈必很快又閉塞起來。

甚至有些人,即使因參加過較長時間的禪坐用功,而能使某些氣脈稍疏通些。但過一段時間後,脈也又閉塞起來。此亦為若只單純的修定,未必能開通心結;而心結既不開,脈障即不能真正斷除。因此除「正見、正思惟」外,不可能究竟的打通氣脈。

脈障不通,調心困難:其次,論脈對心的影嚮。很多人一打坐,即碰上「痠痛痲」等問題;其實痠痛痲,不過因氣脈不通而有的覺受。進而說「昏沈與散亂」,也跟脈之不調大有關連。

很多人初學禪坐時,既腰桿能打直,且方法也還用得上。但過一年半載後,反變成腰也打不直、方法更用不上。不是昏沈,便是散亂;甚至昏沈、散亂兼而有之。這未必是愈修愈退步,反是因初用功時,脈障還未顯現出來;而待心漸內攝才逼到脈障處,於是為脈障現形故,用功不得力。因此如脈障不除,要以參禪或修觀來成就證慧,乃眼高手低而已!
所以修行當以身心兼修、雙管齊下,才屬有效。故道家多批評佛教「修性不修命」;但若身心兼修,各修各的,我還不認為是最高明!必也「在調心的當下,兼具調脈的功能」才是最高明的。因為此不僅方法更單純,且與原始佛教和禪宗傳統更相應也。既身心是互相影嚮的,且心為本,身為標;則單純從心法出發,必能兼具調脈的功能。於是雖只數息、參禪,亦必有相應的脈相變化。

脈相的變化必是有的(除非你一無長進),但你可以不去理它;尤其以心法而言,更不應執著、沈迷。很多人會以為:若打通任督二脈、或奇經八脈,脈就能穩定下來。其實,既身心是互為緣起的;則在心智不斷提昇的當下,亦必對應其脈相的變化。因此不只是心智的提昇將無止盡,必也脈相的變化亦無止盡。而既無止盡,我們反能用「平常心」去看待它。下面我們即介紹兼具修心與調脈功能的方法。
大致而言,所有調脈的法門,不管是印度的瑜伽、西藏的密宗或中國的道家,皆以「控制呼吸」入手─譬如云何將氣儘可能吸入丹田,以形成腹式呼吸?而修心法門者,唯用「自然呼吸」;但在自然呼吸中,亦有其對應的脈相變化。
  1. 變細:一般人的呼吸,不是風相、便是喘相,皆很粗重。但當數息後,漸能從粗妄想到細妄想時,呼吸則漸變細矣!心粗,氣亦粗,所謂粗裡粗氣者。而既粗裡粗氣,則不能有較深刻的理念也。甚至當一個人剛跑完百米賽跑,氣還很喘時;你若迫不及待問他一些稍需專精思考的問題,他便回答不出來。反之,心專氣亦細,所謂秉氣凝神者。於是雖只修定而不刻意調氣,氣自漸調已!

  2. 變長:一般人的呼吸,大致是四秒鐘一呼吸。但若數息漸久,則或變成六秒、八秒、十秒鐘一呼吸。而此呼吸之變長,實與氣脈的通調大有關係。

    若氣脈已碰著障礙處,則欲再吸入必較費勁也;此譬如皮球若氣漸充滿時,則欲再打氣進去,必需更費力氣。其次,若呼吸間的間隔愈久,乃愈有助於脈的疏通滲透也。此譬如我們用手推一重物,若稍推一下即便放手,物必難動也;必用勁久久推之,物始能動。於是乎,為脈碰障礙故,呼吸乃變長也。(變細,亦有為脈障故。)

  3. 變深:若氣吸至障礙處,故絕止不行,於是便限制了脈道的加深。反之,若能逐漸疏通脈障,則脈路便能逐漸變長加深。於是乎便從「胸息」,變成「腹息」;從「腹息」,變成「胎息」。
因此,脈道的加深,是脈障漸除的果而非因。故刻意用「氣沈丹田」的腹式呼吸,來調理氣脈,便是倒果為因的修法。
在密宗裡有「寶瓶氣」的修法。其曰:一、刻意將氣儘可能吸滿,若一次吸不滿,再小吸第二次。二、吸滿後,即儘可能地任持(即平常所謂的憋氣);以任持愈久,必愈有助於氣脈的滲透也。三、消滲,消有內消和外消。若有助於脈障的消除,則稱為內消;反之,如從皮膚毛細孔等消滲出去,則為外消也。四、張射:在消滲之後,氣雖稍減,但不至減太多;於是待任持至不能繼續時,則先緩緩吐出。而待吐至壓力已抒解時,則用勁快吐而盡。然後再吸滿、任持等,周而復始。

以上不管是吸滿、任持、消滲、張射,皆是用意志去控制的,甚至是用意志去堅持的。雖也有助於氣脈的疏通滲透,但因作意故,仍不免分心與散氣。分心者,為作意亦是另一種妄想;而既有妄想,即成散氣。

故寶瓶氣者,雖也有助於脈障的疏通,卻與「修定」不相應,尤其與「修慧」不相應。前已再三說到:證悟,唯以無分別智現前故。而作意呼吸者,乃有功用心,何能與無分別智相應?
為欲兼具修心與調脈的功能,故以下乃介紹三種方法。首曰:數內息。以數息而言,一般人多從數「外息」入手,即從看待鼻端呼吸的進出,而數數字也。這乃為初學者,最易入手而已!

然鼻端之呼吸,既較粗重且高浮;而修定者,乃須使氣細微、深沈。故數外息者,雖易入門;卻不易成就。於是待數一段時日,氣漸深沈後,宜改數內息。

所謂內息,即呼吸進出絕止之處。當吸氣時,氣只能吸到某一點而不能更深入!於是此處便似心臟,有伸縮、開翕的覺受。這一點在什麼地方呢?這點會隨我們氣脈的通調而逐漸下降、深沈─即前所謂從胸息而變成腹息、胎息。所以這點確在何處?唯待自己去觀待反省,若反觀很久,仍不知彼在何處?則殆你的呼吸仍很粗淺,故還是回數外息好了。

以內息較細故,非得更專心才能數;故數內息者,必將有助於心力的專注。其次,內息較深沈故,心亦較能穩固。再者,數內息也較不易形成控制呼吸的現象。最後,既內息是呼吸絕止處,而絕止處即是脈障所在;故數內息亦將有助於氣脈之滲透、通調。
專注本是所有修定法門的根本原則,但若為某些要領掌握不好;則心雖欲專注,未必能真專注也。以數息為例:數息或單數出息,或單數入息;於是因數與不數,用心專注的程度便有差別。若呼時數、吸時不數;則呼時心較專注,吸時心較散漫。故用心乃呈間隔狀或波浪狀



即使我們也知:吸時雖不數,但得將心專注在吸氣的過程中;然因不數故,一般人還是易於散漫懈怠而打妄想。當然這不是會把數字擠掉的大妄想,而只是介乎數字與數字間的小妄想;然因妄想不能斷絕故,心境終不能提昇。所以很多人數息數了好幾年,始終不能超越過第四層次。

因此對治之道,我乃用:呼吸皆數,但數同一個數字。如此庶幾能用心平等而近水平狀。當然用心呈間隔狀、波浪狀或水平狀,純靠自己去細心返照才能知。而心若呈水平狀,則近於「定」也。

故「等持」者,即謂此用心平等也。若心能既等持又專注,則非只是修定的方法,亦必有助於脈障的疏通─專注雖非導引,但其實比有心導引更具效果;因為氣本自會往脈障處去集中、去疏通。而人之造作妄想反將干擾它。心既能專注,氣亦不外散;於是漸盈而為疏通脈障的本錢。

故等持專注者,即是兼有修定與調脈的功能。但對初學者而言,一、較消耗體力:本來愈專精,當愈省力才是;然初學者心猿意馬,於是為克制妄想故,反將會消耗體力。二、若呼吸都數,也會易形成控制呼吸的病態現象。於是如何順著自然的呼吸而等持專注地去數它,便須細加揣摩才能相應。
內觀法門,前已稍介紹過了;但前面偏說調心部份,在此更補充其調脈的功能。所謂「內觀」,即既向內去剝捨妄識,也向上去參究真心。故在一切妄念起處,首先得從警覺到妄想的存在而剝捨之。因此就內觀法門而言,重點乃在不斷地去剝除妄想,而非期待著心已清淨。很多人往往以自我暗示的心理,而形成「我心已很安定或清淨!」的假相;其實既還有覺有受,心豈能真清淨呢?若心真清淨,則必連「我是清淨」的念頭都不生起才是。若真無妄念,則時間只一劃而過,而不會有任何覺受。

於是用內觀法門故,能從大妄想剝成小妄想,從粗妄想剝成細妄想,以至近於無妄想。這初即與修定相應,因若能漸除盡妄想,心即定也。事實上,內觀雖非「守一」法門,但就去除妄想的效果而言,反比守一的修定法更直接俐落。然為凡夫眾生皆習於「有」故,對初習定者乃先介紹守一法門。

內觀法門,其次與觀慧和參話頭相應。以妄識者,即是種種枝末的問題;故必剝盡枝末,才能尋得根本。故能以內觀法門剝捨妄識者,真心自得現前。故曰:內觀者,即是參禪法門。至於觀慧,且以「四念處」為例說明:所謂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,非要我們去執著不淨、苦、無常、無我等相。而是要我們能從常樂我淨等的執著中超脫出來,因此四念處的重點亦在剝捨妄識而已!否則樂是一邊,苦是一邊,皆非中道也。

內觀法門者,乃更與調理氣脈相應。因要調理氣脈,唯從將氣內攝作起。而眾生以心向外攀緣故,氣皆浮躁;於是愈內層之脈即愈不調也。而內觀法門者,因內觀故氣即內攝,而內攝即有助於氣的通調也。又正剝除妄識者,亦即是兼除脈障也。

所以內觀者,即是逆流還滅之道;故與守一的外道定絕不相同。其次,內觀者即是無分別智。無分別智乃可從因和果來探討;參禪得悟的無分別智,乃是就果而言。而此內觀法門的無分別智,則是就因而說。以必用內觀法門剝盡分別妄習,才使無分別智的證果現前。至於以調脈而言,用內觀法門,能直接攝氣入中脈,且是心法的中脈。故更與其它作意導引的調脈法天淵之別。
以上所介紹數內息、等持專注和內觀法門,皆能既調心又調脈。然數內息和等持專注,乃偏於修定的調心;而內觀法門者,則兼具調脈、修定與證慧的功效。然不管用何種方法調脈,必待脈漸舒通後,氣才能漸漸深沈。於是從氣深沈的程度,乃有胸息、腹息、胎息與龜息的差異。

胸息:如一般成人,乃以胸部的起伏而造成呼吸的進出。

腹息:如初生的嬰兒,呼吸時唯有腹部的起伏。

胎息:以用全身的毛細孔呼吸故,無有鼻息的覺受。

龜息:似烏龜冬眠,全止於出入息。
很多人皆誤以為腹息者,乃為氣愈來愈深沈,故能滲透過「橫膈膜」,而形成腹息的現象。但若以我禪坐的體驗,其實並非如此。它乃是經歷過如圖所示的管道,才到達小腹的。



氣從鼻端吸入後,首先經過眼眶的上下側;然後循太陽穴,到耳朵上部。然後從耳朵下循,經過頸左右側、腋下、到髂骨後,再折向前而到達俗稱「丹田」的部位。
胎息既是以毛細孔呼吸,那如何才能形成毛細孔呼吸呢?這也跟氣脈的通調程度相應爾。脈其實非只單純地一條,譬如血管從主脈到支脈,從支脈到更微細的脈,從更微細的脈到毛細孔,就如綱狀相連。故欲形成毛細孔呼吸者,必從主脈通調到支脈、細脈及毛細孔的脈,才有可能。以下略示其次第與途徑:



圖示為身體橫斷面的前後左右側。既前已謂:若調理氣脈,乃從左右側之脈先調理起;故將左右側之脈標示為1。必待1之脈調理好,才調理2之脈。此2之脈,乃有左前、左後、右前、右後四條。必待2之脈調理好,才調理3之脈。彼3之脈,亦有左前、左後、右前、右後四條。3然後4,4然後5。5唯有二脈,即通稱之前任、後督也。

在調每組脈(左前、左後、右前、右後四條,共形成一組。)的過程中;並非四條具下,同時調理;而是有前後參差的差別。每個人因體質的差異,或從左前先始,或從右後先始。於是乎有些人在禪坐時,身體或頭部便會不自覺地向某一邊傾斜;但這皆只一時的過程,待這組已舒通竟,便又恢復原狀。

在從1至5的脈中,234三組,即是中醫所謂的十二正經。每組皆有左前、左後、右前、右後四條故,共十二條脈。至於1與5,則屬奇經範圍。若已全打通此五組脈的主脈、支脈、細脈和毛細孔,則能形成胎息也。事實上,胎息是漸漸形成的;且在形成的過程中,逐漸取代鼻孔的呼吸。至於胎息能否全取代鼻息?那就全看功夫的程度而已! 所以1之脈因位於左右兩側,故為邪中之邪者;而自234以降,脈才漸趨於中正。至於5,似已中正;但還只於表層之中爾。脈既偏,氣乃邪,而心如何能正呢?因此對初學者而言,便僅有邪氣而已!其必待將脈漸調於中正,始有正氣可言。

以上必將表層的五組脈疏通後,氣才內攝;而內攝後,亦有五組脈。於是再從邊邪之1脈疏通起,順次而2345,以疏通第二層次的脈。然後,更內攝為第三層次的脈。下以圖略示:



這也就說氣脈的調裡,大致遵照兩個原則:一、從左右側向中央;二、從表層向裡層。於是乎以愈向中央、愈向裡層故,氣便愈趨向於中脈。至於到底要經歷多少層次,才能真打通中脈呢?我還是說:真修行,不管是就心法或身脈而言,都是沒有底限的。事實上要用調氣脈的方法來打通中脈,必是遙遙無期─不如內觀的心法直接俐落。
氣能從表向裡,乃透過滲透與疏通而完成的;故在任督脈中,有些穴位,譬如梵穴、人中、心輪等,乃能與中脈直接相通,此即我所謂的『中鼻』也(密宗之修中脈者,多從此等穴位著手;然我雖知而不用。)為從中鼻吸入故,純為中正、智慧之氣。

事實上,我們除用兩鼻孔呼吸外;全身還有很多氣道可呼吸,譬如全身的毛細孔。然毛細孔非中鼻故,進出還非智慧之氣。所以凡俗眾生,既中鼻不開,中脈不通;故即使滿腹經論,猶不能成就真正的智慧。

所以欲成就真正的智慧,唯有從禪法入手,才能更直接方便的打通中脈。而待覺悟後,再悟後啟修,以順通內外諸脈。故必待內外諸脈皆通後,才能保任住悟時的境界。否則即使在禪堂正用功時,還有一點模樣,但下座後多無影無蹤去矣!因為下座後,既散盤作務,又分別取捨,故中脈和較內層的脈必很快又閉塞了。
除非修到像佛一樣,二六時中,皆在定中;否則下座後,身心能不退轉者,難矣!但我發現有一妙方可很快疏通,曾開通後又再閉塞的脈(當然再閉塞後的時間,也不能相隔太久。)此妙方便是:一方面閉氣,一方面內觀。

此閉氣者,首先不以鼻孔呼吸;其次用觀想的方法,亦儘可能不用毛細孔呼吸。於是為氣不足故,乃類於垂死狀態;而人將死時,氣是往內攝的。若此更順乎氣內攝的趨勢而用內觀法門,必能加速打通已閉塞的脈。當然這只能短時間用之,否則誰閉得了那麼久的氣?氣閉了好久,脈猶未通;只好呼吸去也。

若功夫好者,或可在一口氣間打通中脈;而中脈既打通已,乃成定慧兩足也。這是真的嗎?以下的公案也許可做參考。
  1. 憨山大師的定功:在《憨山大師年譜》中有謂:上座後,垂目矣,即入定也。

  2. 虛雲老和尚於雲門事變:在雲門事變時,紅衛兵將以亂棒痛打老和尚;然而一棒未下,他已到兜率天去了。

  3. 金缽鋒的故事:當閻王使者,欲摛拿他時;他一看苗頭不對,於是霎時又入定去也。
以上不管時間有多短,或狀況有多危急;若欲待調身、調息、調心而入定,皆已遠水不救近火。然他們都能逢凶化吉者,似乎都已找到一個開關,故只要這開關一按,即可於定中出入自在。這開關,是什麼?在何處?當然非我所知,但以我一些淺顯的體驗,還寧可信其有!在禪宗裡,有些禪師能生死自在,來去自如;在翻個跟斗間,就往生去矣!似乎也有個開關?但究竟是什麼,我還不明了!
用有為法調脈,有如前所謂的種種層次,是既辛苦又漫長。故不如逕用內觀法、參禪法直接俐落。先打通心法的中脈,然後順流而下,從內到外,從本到標,以疏通內外諸脈。

以我而言,今天種種對氣脈的瞭解,主要還是靠自己坐出來的。而我之所以未曾在氣脈的亂雲中迷失自己,還是靠我先前已在禪法中得到初步的受用。爾後,雖未刻意調整氣脈,而氣脈自有它調理的次第與規律。所以這幾年來,雖還是辛苦而漫長;但也自覺得比別人慶幸一些。

總之,雖這一節的主題是調氣脈,但我還不主張用任何密宗或道家的方法來調理氣脈。
果煜法師文集 / 禪悟密法 / 正氣與第三鼻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上一篇   |   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