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煜法師文集 / 法雲灌頂 / 絕後復甦 (不要你)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上一篇   |   下一篇  
絕後復甦 (不要你)     89.01.07
  不要你!不要你!原來你是個壞東西;
  身鬎蹋,心痴迷,無風起浪淹自己。
  魘夢醒,空記憶,不堪回首寂滅地;
  千重山,萬雲谷,歸隱暱跡絕消息。
      
  還要你!還要你!終究你是個好東西;
  身安康,心有力,修福修慧兩相宜。
  振作起,循道去,火中化蓮才稀奇;
  千江水,萬里天,天水一色是所期。
  
  1. 「身鬎蹋」,乃不淨觀也;詳如《大智度論》中所述。

  2. 「心痴迷」者,眾生以無明顛倒故,而有所知障與煩惱障。

  3. 「無風起浪淹自己」,諸行從來無常,眾生何以執常?諸法一向無我,眾生何以著我?自性本為清淨,眾生何起業障無明?真是莫明其妙呀!於是以莫明其妙故,稱之為「無風起浪」也。然無風起浪後,又有什麼好處呢?唯淹沒自己,而徒於茫茫苦海中,飄泊、輪迴不已!

  4. 「魘夢醒」,眾生無始來於人天長夜中,生死交替,頭出頭沒;豈非如一場交織纏綿的狂妄夢魘。有的人隨境牽引而渾不知夢,有的人雖用力掙扎而不得超脫。然而一旦因學佛、修行、參禪而開悟夢醒後,再返照前塵,卻唯「空記憶」而已!

  5. 「空記憶」,此非謂徒勞記憶而無濟於事。而是謂一旦夢醒,即一切皆空,無可記憶。如〈永嘉證道歌〉中說『夢裡明明有六趣,覺後空空無大千』。又如人夢醒後,即使欲返夢境;卻也不可再得夢中聲影麗麗之印象,而是只剩下稀稀疏疏的一點記憶而已!

  6. 「不堪回首寂滅地」,此之不堪回首,亦非如古詞中所謂「小樓昨夜又東風,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」。而是既記憶皆空,何能復堪回首?如《圓覺經》所謂『譬如有人,自斷其首;首已斷故,無可斷者。』於是以首已斷故,曰不堪回首也。由是如世道中亦常言:回首是岸。余乃曰:不回首,才是岸。何以故?若心仍在分別,回不回首?此岸彼岸?則皆仍在此岸也。故以無首可回,無岸可安,無心可著,方是真回首、真度岸也。於是乎,以無心可著故,便自然證入寂滅之境地。

  7. 「千重山,萬雲谷,歸隱暱跡絕消息」,這是指阿羅漢從滅盡定,入無餘涅槃後,即不受後有。故千重山,萬雲谷,天上人間,皆消聲暱跡而絕消息矣!

  8. 「心有力」,如經典中說:人道裡有三事勝諸天,即憶念勝、梵行勝、勤勇勝。此乃如儒家中所謂「智、仁、勇,三達德」也。於是以此三勝、三德,故成為修行之利器。

  9. 「振作起」,如大乘經中謂:八地菩薩於證入畢竟空時,乃有諸佛現身而為勸請:『汝福慧還未圓滿,宜更從定起,而發上求下化之菩提願。』於是菩薩,既以諸佛勸請故,也以本所行願故;乃從滅盡定起,而更修「無功用心」之菩薩道。故能從八地、九地、十地、等覺、妙覺而成就佛道。

  10. 「循道去」,循道者,順菩提道之始終次第,一步步循去;既不退轉,不旁騖,也不為得少為足故,而懈怠放逸。如《法華經》中謂:滅盡定或無餘涅槃者,只是三百由旬之化城爾;而非五百由旬之究竟佛城也。故宜再迴小向大而行菩薩道去。

  11. 「火中化蓮才稀奇」,以滅盡定如劫初之大火,故能將四大、五蘊、八識等諸法種子,燒盡無餘。然如以滅盡定而入無餘涅槃,雖於世間中已很不容易了,但還非最稀奇也。若已入滅盡定後,猶能更發菩提願,更行菩薩道,如火中化蓮者,才是最稀奇。

  12. 「千江水,萬里天,天水一色是所期」,如佛門中常謂「千江有水千江月,萬里無雲萬里天」。萬里無雲之虛空,乃形容諸佛菩薩之心境,既一切能容,也一切不著。而千江映月之流水,乃形容眾生之祈願,既有求必應,更無根不被。於是此天水一色─心境圓融、理事無礙之證量,乃如《楞嚴經》中所謂「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,與佛如來同一慈力;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,與諸眾生同一悲仰」,亦即是《華嚴經》中所謂「海印三昧」之境界也。而必唯此「無住大涅槃」,才是真菩提道人最後之歸宿也。
果煜法師文集 / 法雲灌頂 / 絕後復甦 (不要你)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上一篇   |   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