果煜法師文集 / 禪悟密法 / 正經、奇經與中脈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上一篇   |   下一篇  
正經、奇經與中脈
前次有謂:「脈在上昇頭頂後,將有外延的趨勢。」然脈如何外延呢?這乃與正經、奇經之交接有關。故本次主題,乃申論從中脈至正經與奇經。

我們當知:中脈並非只一條從下到上封閉的脈;在道家「周天」的稱呼中,其實已暗示脈乃皆環環相扣者。譬如高速公路雖亦從南到北,但為有很多交流道故,才能聯絡各級省道、縣道,而成為全省交通之大動脈。否則如只一單調封閉的道路,便是死路而無啥作用矣!

這也是我對密教之「破瓦法」蠻質疑的地方:即使修此法真能「開頂」─或滲出黃水,或插入吉祥草。但此就能真已打通中脈,及其相交接之正經與奇經等脈嗎?必非這麼容易!若破瓦法非真能疏通中脈,及其相交接之正經與奇經諸脈;則修此法的真正價值又是什麼?我認為修破瓦法和插入吉祥草,絕是倒果為因的邪見。
中脈何以非單一封閉的脈呢?既中脈是從外向內攝而成就的脈,則其必與諸脈交接。故我們前面早說過:將從中脈的頂端流出四大河─即四大脈系。



從四大脈系,向下發展即成前所謂:從1至5的諸脈。此亦即從最初的四脈而衍生成十六條脈。其中1和5為奇經,234為正經。

以上的說法乃與中醫有很大的不同,但確是我禪坐的覺受。以奇經而言,中醫謂有:任、督、陽維、陰維、陽蹻、陰蹻、衝、帶等八脈。但以我的體驗:前任、後督,是很明確的。至於左右兩側卻只有二脈而已。若對照中醫的八脈,當與「維脈」較相應─居於左右側,而維絡前陰後陽之任督二脈也。陽蹻、陰蹻,似空有其名。至於帶脈,乃屬橫脈;而全身的橫脈則很多也─各輪皆有其橫脈,非只於腰帶上下而已!至於衝脈,似與生殖有關;故應是男女性交時,一種暫變的脈相,而非常時有的脈。
我們現看看中脈與諸正經、奇經的交接圖,乃發現其與現代人所繪之磁場與磁力線圖正類似。



從中脈直上,而與周邊十六條脈的磁力線,共形成一個很大的磁場。脈若愈通,從五輪到七輪,從七輪到九輪,則外延的磁場,必愈超強。我常說到修行的模式「內攝與外延」,其實是從此覺受而建立的。
道家的周天,乃謂從後督而前任,共形成一個封閉的循行脈系,與我說的磁場,大不相同。事實上,磁場的結構,是由「周天」昇化而成的。請再看下圖:



除非用參禪法門,直接打通中脈。否則,在疏通氣脈時,乃是先完成於「小周天」;然後再外延而為「大周天」。此大小周天,皆既可能是從前腹到後背的順轉,亦可能是從後背到前腹的逆轉。必待打通中脈後,才可能形成前後俱下的磁場狀。
在中國道家,雖謂有「大周天」的循行;但對實況的描述,卻皆語焉不詳。而在我的體驗中,大周天不只確有其事,且全身更有四大系統的周天循行。

第一系統:包括任督及左右維脈─屬神

第二系統:包括前後左右之2脈─屬氣

第三系統:包括前後左右之3脈─屬血

第四系統:包括前後左右之4脈─屬精

在全身橫斷的十六脈中,剛好以四脈一組而形成一周天。其中第一周天,乃包括前任、後督及左右二脈,這是以奇經而形成的周天。第二周天,乃包括前後左右之2脈,若對照中醫之十二正經;則為肺、大腸,肝、膽之四經。大致而言,此一系統乃擔任「氣」之循行與代謝。第三周天,乃包括前後左右之3脈,若對照中醫之十二正經;則為脾、胃,心包、三焦之四經。大致而言,此一系統乃擔任「血」之循行與代謝。第四周天,乃包括前後左右之4脈,若對照中醫之十二正經;則為心、小腸,腎、膀胱之四經。大致而言,此一系統乃擔任「精」之循行與代謝。

這也就說,所謂的十二正經,其實只是「精、氣、血」三系統的周天循行爾。每一系統,皆上通頭部、下通足部、旁通手部,分屬全身上下、前後、左右。(有興趣者,可參考附論)
在瑜伽中有另一種說法:在七輪中,最後打通者乃是心輪。這不是很奇怪嗎?若脈是從下往上,順次打通,則何以說心輪是最後才疏通呢?

這我們還先以高速公路作比喻:若高速公路,雖有南北二交流道,可與省道、縣道等交接,就已完美了嗎?當然不是!如能於其中間,多設交流道,則更方便。因此中脈於完成南北二交流道後;若更精修,則將匯通心輪。

在如下的圖示中,我們將可發現:在匯通心輪後,氣血的循行乃更與當代西醫的血液循環圖相類似。故在匯通心輪後,中脈乃有頭輪、心輪與育樂輪之三交道,而這即是中國道家所謂的上中下三丹田。



因此謂心輪為最後打通者,乃是就「匯通心輪」而言。既中脈之交流道能從二變三,是否更將從三至五,從五至七呢?那就待各位去修證吧!
我們前面說到:身體的橫斷乃有十六條脈!至於手足的橫斷有幾脈呢?有八脈,左右各八,故共十六。在八脈中亦與前所述12345之脈系對應。其中,1與5各一條脈,而234各二條,故共八脈。且1與5,各當於大姆指與小指處;至於234的脈,乃於手心與手背處各有一條脈。手心之三脈,即中醫所謂「手三陰脈」;手背之三脈,即中醫所謂「手三陽脈」。

在中醫所謂之「手三陰脈」與「手三陽脈」,常曰「循行至胸中而散」。然而既氣血是互為表裡的循行體系,何能只「至胸中而散」?如就我的覺受,應如圖示,乃與身體的十六脈交接,而共成周天也。至於足脈,亦類似手脈,乃與身之十六脈相交接;不過腳脈的變化還複雜多了。



最後我們要問:既身體可於正中處形成中脈,那手腳是否也可於八脈的中間位處形成中脈呢?對這問題,我且不回答,但各位認真坐去,殆可自明白矣!
前雖曰:氣脈的變化,乃循:內攝、下沈、上昇、外延之次第而開展,但還以內攝為入道之要門。蓋內攝的功夫作得好,其它者,水到渠成,自順次往下,不必更操心。

因此不管就佛法的修學,還是氣脈的調理,我對當代佛教所倡修的菩薩道,頗不以為然。連內攝的根本,都做不來;就假借弘法利生的名義,招搖攀緣,最後只淪為「有心人士」的「羔羊和盲蟲」而已!說菩薩其實皆「泥菩薩過江」,自身難保也!

又對氣脈的調理,我也反對任何作意導引的方法。以每個人的氣脈,因業障與體質的差異,必各各不同。所以絕不當用一先入為主的理論或方法去導引它。在這麼多年的禪坐後,我倒發現:其實身體自有它調理的次第與方法,而毋庸我們操心,甚至幫倒忙。總之,順其自然才是最安全又究竟圓滿的。

因此對目前,很多的氣功療法,我也不認同。雖在某方面,它的療效顯著。但那都混合著外力的加持與氣脈的導引,絕會有它的後遺症的。今天一切我對氣脈的瞭解,全然是為我都不信別人的那一套,而順乎自然的打坐而已!所以今天你也可不理我這一套。但對以「順其自然」的原則而安坐,應無餘惑才是!
這是佛教中常用到的一種標誌,但祂究竟是什麼意思呢?有人說是:萬德莊嚴。也有人說是:生之根源。至於祂的旋轉方向,有的用順轉,也有的用逆轉!其究竟為何?似很難定論,都只是公說公的理,婆說婆的理。但我以對氣脈的覺受,倒發現其乃:

在前述「匯通心輪」的脈象中,前之任脈既從頭而下,也從腹而上;至於左右脈亦相向而至。以上下左右的脈氣,既皆匯通心輪的部位;於是便將在此形成類似『渦流』的氣旋。因此『卍』字,不當是有稜有角的直條狀,而當是類似於電風扇的四片扇形,從外以「螺形」的方式向內收攝,攝至最後而進入心輪中。關於渦流與氣行的方向,我們又可以用物理學上的「右手定則」說明之。



又因前面已說過:脈裡的氣流方向,並非固定不動的;於是為氣的或進或出,『卍』字便有正向與逆向之不同。如經典上常說的:佛胸前『卍』字發光。若發光者,殆屬於出氣的方向。

於是乎,這也可引發另個問題:既胸前能有此字,那背後是否亦有此字呢?答曰:如以氣脈之形成渦流而言,背部當亦有此字;然為背部的脈氣血不如胸前盛足故,應較不明顯。如以渦流的氣旋而言,全身當有多處,譬如梵穴、眉心,甚至手指尖。佛三十二相中,有毛髮皆右旋,其實也寓有『卍』字之意。
以密教將三千世界裡六凡四聖的眾生,都對照在小我的氣脈中;因此在不同的氣脈裡,即對應著不同眾生的屬性。比如既打通中脈乃開悟的境界,故中脈者即是佛脈;又在中脈中有五輪,此五輪即相應於「五方佛」─如以心輪為毘盧遮那佛。其次從中脈頂端所出,再匯歸心輪之八大支脈,為八大菩薩。再其次,以從八大支脈所衍出者為天神、護法、修羅、人等。其中,以位於頭輪者為天道,喉輪者為修羅道,心輪者人道,臍輪、育樂輪、海底輪等為三惡道。於是乎,從裡而外,從主而支,至全身七萬二千細脈者,即七萬二千種不同眾生的屬性。

或問:這種「壇城觀」有何意義?

答曰:跟他們修氣脈的次第、方法,很有關係。此即所謂「三密相應」也。
既每一尊佛、每一位菩薩都有其各自對應的脈,而每一脈又各自有其對應的脈音─在脈上的輪位或穴處,都有其「共振頻率」所對應的脈音;聽說梵文的五十個字母,即是從各脈輪所衍出的脈音。於是乎,將各脈的脈音,以脈行的方向連貫起來,即成此脈所對應的咒音。因此每一尊佛、每一位菩薩,即有其各專屬的咒語。

其次,在通調氣脈的過程;於每一輪位或穴處,亦相應有其各自的身印(即常謂的瑜伽動作)與手印。同樣,每脈於輪位或穴處,亦相應有其各自的意象與觀想。在我的經驗中,常於氣脈將通之際,會連帶產生一些幻覺。

因此氣脈與咒音、動作和意象、觀想,本有其內在的對應關係。而密宗的「三密相應」,即是應用此理而有的修行方式,不知者謂為神秘,已知者視為平常。
所以,我倒將「三密相應」者,視為一套『精緻的氣脈生理學』。現代的醫學都視「解剖生理學」為正宗,但能被解剖者是什麼人呢?是死人也!而人既死了,當然就看不到氣脈的存在與變化,更甭論意象與咒音。所以解剖學者,只是低級而下流的學問而已!若對健康者,尤其是修道者而言,此氣脈生理學才更合宜。

其次,此不僅修道者可用,就算行醫治病也是挺管用的。比如肝炎,先查明此病是何脈不通?再其次,再查出欲通此脈:當作何種觀想?誦何種咒音?及結何等手印及身印?所以八萬四千種病,乃各有其相對之咒音與結印。

或問:法師既說這麼多,那你生病時也這麼用嗎?甚至如我們生病時,你建議我們當如何呢?

答言:我禪坐這麼多年來,倒未生過什麼重病。然而如生病時,我的建議通常是:先放鬆心情,好好休息一下,如能打坐更好。當然此時的打坐,不能再「求好心切」了,而只能當「有坐總比沒坐好」的心態安心調養。除非病況始終不好,甚至愈來愈嚴重;否則不必急著求醫問卜。

以上,既氣脈與意象觀想,大有關係;而意象與觀想,又是一切文學的重點,所以氣脈生理學乃與文學有關。其次,脈音也必與語言、音樂大有關係。所以我從氣脈的覺受中,乃肯定文學、音樂、瑜伽、舞蹈、拳術,乃同源所出。然在文明發展的過程中,卻分道揚鏢;於是因失其所本,遂不得不愈變愈光怪陸離。
以上所說諸脈相的變化,似頗外道的。然若在調氣脈前,即已有佛法的正知見者,則氣脈的調適還將裨益於心法的提昇,此為身心本是一體相關者也。以下略述:

既中脈乃與「無分別智」對應,故中脈者即相應於「真空」的境界,亦可稱為「根本智」與「一切智」。而從中脈所衍生出的八大支脈及周身七萬二千條細脈,則對應於「妙有」,或稱為「後得智」與「道種智」。因此若能從中脈而順通內外諸脈,則成就於「空有不二」的「一切道種智」。

在《中觀》裡有偈云:『若不依俗諦,不得第一義。』這我們如從調適氣脈的角度來意會,則可說:必從周邊的脈(喻俗諦)內攝後,才能打通第一義的中脈。

其次,何以周邊的脈最初稱為「俗諦」;而待打通中脈後,即名「後得智」?答曰:為待打通中脈後,周身的脈能完成於「四大周天」故。而周天的脈乃與心態的平衡,大有關係。
內向與外向:在眾生的性向中,有偏於內向者,亦有偏於外向者;內向較閉塞,而外向多誇張。然若能從打通中脈而順通內外諸脈,則內外為一體也;以一體故,能消除內向與外向的偏端。

理性與感性:即使是現代心理學,也已承認「人的左右腦,所司功能不同,一偏於理性,一偏於感性。」然若能從打通中脈而順通左右諸脈,則左右為一體也;以一體故,能消除理性與感性的偏端。

以個人而言,我從小即較理性而遲於感性。在打坐的過程中,總感覺右邊的脈皆較難疏通。而經一番辛苦後,現左右脈皆已較順暢了;於是乎,我的感性也比從前敏銳了─至少在文學、音樂、美術的認知與品味,確比從前高明一些矣!

貪卑與瞋慢:大致而言,如一個人的氣偏於上行,則心態上多現形為瞋慢。我們常說「高慢的人,眼睛長在頭頂上」,其實是指氣偏於上行、上積故。反之,若氣偏於下行或下積,則現形為貪卑。然若能從打通中脈而順通上下諸脈,則上下為一體也;以一體故,能消除貪卑與瞋慢的偏端。

陽剛與陰柔:何以男眾偏於陽剛,而女眾偏於陰柔呢?男眾以偏陽故,脈常行於背部之督脈;而女眾以偏陰故,脈常行於腹部之任脈。於是乎,既生理的脈相有所差別,則何免於外形與個性的差異?然若能從打通中脈而順通前後諸脈,則前後為一體也;以一體故,能消除陽剛與陰柔的偏端。

故能完成於四大周天者,非只於生理的通調安適,更必全成於心理的平衡與踏實,故得稱為「後得智」。
最後我們來討論,佛法的終結目標:成佛與度眾生。這我們且以四個層次來說明:

中觀的理:就理而言,佛者覺也,即覺悟宇宙間至高無上的真理。而此理即是「眾緣所生法,我說即是空」;而空者,即是「無自性」也。故能悟得緣起空性的總則,稱為「成佛」。

其次,能於千差萬別的緣起相中,分辨其本末、始終、因果、去來等諸相的變化者,稱為「度眾生」。因為所謂「眾生」者,即「眾緣所生法」爾。

故能覺了一切緣起的總相與別相,即所謂的性相二門,即成就於「理無礙」的解脫境界。

禪修的心:所謂成佛者,即證悟於「無分別智」的境界也。故禪宗常言「無心之謂道」。必證得無心境界,始與覺道相應。故能從無分別智中,消盡一切的妄想執著,則稱為「度眾生」。因為所謂「眾生」者,即心識中紛紜蔚起的分別意識。凡夫的心,即眾生的心;故必度盡一切心內的眾生,才能究竟覺道。

其次,我們亦可以禪宗所謂的「寂而常照」「照而常寂」來詮釋成佛與度眾生。心能常寂,稱為「成佛」。雖照了一切境界,而心恆不動不亂,稱為「度眾生」─心不為境轉,故成就於度;反之,若存心去度眾生者,事實上已被眾生度去矣!

密宗的脈:這前面已講得很多了。所謂成佛,即開通中脈,尤其是心法的中脈。而度眾生者,即從開通中脈,而順通周身七萬二千條細脈。

大乘之行:在後期的大乘佛法,乃以「福慧兩足」為成佛,而以「弘法佈教」來度眾生。然而若理未明,心未悟,脈未通;則用什麼去度眾生呢?又福慧的資糧當從何而能具足呢?亦不過從明理、悟心、調脈去具足的。後期的大乘佛法,其實已漸失卻佛陀出世解脫的本懷,而落入人情與戀世的窠臼中。
我們講調氣脈講到現在,重點還非如何用偏方或密訣去調適未通的脈,而只強調身心本是不一不異;故就佛法的立場,還當從調心中去努力,心通脈自調,有如順水而推舟。至於福慧具足者,若心通脈調者,自然會形成一個很大的磁場,而吸引有緣的眾生來親近。於是順勢而說法佈教,則福慧具足的佛道,雖無心於求亦水到渠成爾!
果煜法師文集 / 禪悟密法 / 正經、奇經與中脈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上一篇   |   下一篇